为提升市民食品安全意识翻倍赚,筑牢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防线”,8月27日上午,浦口区市场监管局联合“食安浦公英”志愿服务队在凡星农贸市场开展“科普进市场,安全入人心”食品安全志愿服务活动,以“互动+便民”双举措,将食品安全知识与服务送到市民身边。活动围绕市民最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,设置两大核心服务环节,让科普更接地气、服务更贴民心。
“食”问“食”答互动环节
志愿者们针对食材新鲜度辨别、夏季熟食储存、农药残留防范等日常疑问,用“大白话”耐心解答,并结合真实案例拆解安全风险点。
市民张阿姨:
请问怎么分辨购买的猪肉是不是新鲜呢?翻倍赚
“浦公英”志愿者:翻倍赚
我们结合一起“网络上某市民误买注水猪肉,烹饪后口感差”的案例,教大家快速判断一下:一是看颜色,新鲜的猪肉呈淡红色;二可以摸弹性,按压后会快速恢复。
展开剩余69%市民刘先生:
那夏天煮的绿豆汤放进冰箱,能保存几天?
“浦公英”志愿者:
您好,甜品类熟食冷藏不宜超过24小时,且需密封隔绝水汽哦~
此外,志愿者们还通过发放科普手册、现场演示等方式,帮助市民快速掌握实用的食安技巧。
“你点我检”便民服务
工作人员携带专业检测设备,免费为市民送检的蔬菜、水果、肉类等生鲜食材进行农残检测,让市民更清楚地了解食材的安全状况,真正做到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。部分商家也积极送检自家生鲜食用农产品,以主动接受专业检验的行动,传递出对所售货物品质的满满自信。据统计,活动当天共检测样品18个,共29批次,检测结果全部合格。
为鼓励更多市民主动参与食安学习,活动还为每位参与互动或检测的市民准备了小礼品,现场氛围热烈,大家积极排队咨询、送检,纷纷表示“在家门口就能学知识、做检测,既实用又暖心,希望这样的活动常办常新”。
此次活动是浦口区市场监管局深化食安社会共治的重要举措,不仅将食安科普从课堂搬进菜场,拉近了监管服务与群众的距离,还有效提升了市民的食品安全自我保护能力。下一步,浦口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联合志愿力量,推动食品安全科普走进社区、商超以及校园,以更接地气的形式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,切实守护群众饮食安全。
拟稿 | 王沐婉翻倍赚
发布于:北京市蚂蚁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